其實是源自於蛙蛙在大學時,
突發奇想...想說之後開一間「有用電腦公司」,
那時候在中國工程師學會成大學生分會中,
有一群愛玩電腦的伙伴,
在會中開了個「電腦俱樂部」,
蛙蛙也在裏面玩得很瘋,
才會有這個想法。
「有用」這名字...不諱言...是很俗,
那時候蛙蛙也真的是又土又木(念土木嘛~),
也沒接觸過商管相關資訊(特別那時候Aiesec是中工會的頭號競爭對手),
就想了一個很俗又很好記的名字。
可是這個名字...以及開公司的奇想,
在上了研究所後,
就因為繁忙而淡忘了...
一直到12年後的今天,
蛙蛙開業...再度回想起當時的想法,
加上這之間受到的一些磨練與思考,
認為能把一個問題、一個程序、一個需求,
加以解決、自動化、滿足,
那實在沒有理由沒飯吃...
這就是「致用」,
在我們這前後幾屆畢業系友對「學以致用」的失落中,
重新拾回,
至於「學以」二字,
已經變成一種習慣、一種本能...毋需再提,
這也是蛙蛙對致用這個團隊的期許之一...學習型組織。
「致用」二字對於華人來說,
它的發音再平常不過,
可是對老外...光是「致」字就會讓他們舌頭打結,
剛好它的閩南語發音是di-yong,
對老外而言比較容易...
也脫離中文音譯動不動就是Ch、Sh、Zh、Jh、K、G、T等開頭。
巧的是,
diyong剛好也是阿美族語「豬」的意思,
蛙蛙原來還想用豬來設計logo,
後來想一想太複雜也太牽強而作罷。
上面是致用名稱的由來,
那logo呢?
蛙蛙以前也沒有設計logo的經驗,
也不知道它的要素是什麼,
就胡亂弄了一堆,
如圖1所示。
![]() |
圖1 致用logo第0版 |
不管用什麼字體...甚至手繪,
蛙蛙都有一種抓不到感覺也說不出故事的困窘,
於是上網查了些人家的logo,
以及一個logo發想的過程,
慢慢地掌握到一些元素...
所以就做出如圖2的第1版。
![]() |
圖2 致用logo第1版 |
這個版本抓到了幾個元素,
1.採用雙橢圓做為logo的基礎形狀。
2.綠色代表生態工程,
白色代表清明。
3.「共好 專業 分享」是蛙蛙對致用這個團隊的期望,
「共好」是一本書名(詳見這裏),
它強調團隊的親密、默契及相互鼓勵精神,
使團隊的能力能夠隨著時間而提昇,
而不落入「非某人不可」的境界。
「專業」是致用本身即應具備者,
就是本分。
「分享」則是蛙蛙的願望,
這源自於自身的個性...喜歡解決問題而不善於反覆的工作,
就如同「致用」這個名字,
就是把一個問題、一個程序、一個需求加以解決、自動化、滿足,
完成後即將這個「方法」分享出去,
讓適合的人去執行。
可是,
蛙蛙並沒有辦法解釋「DiYong」為何用這個字體,
而且整個logo有點呆板,
所以又改了第2版如圖3所示。
![]() |
圖3 致用logo第2版 |
1.「DiYong」使用這個簡單帶點俏皮、清晰卻不呆板的字體,
看起來比較清爽。
2.底色以彩虹漸層,
呈現比較活潑的感覺。
但這樣的改的結果,
就失去了以生態工程為目標的導向,
若在內橢圓中塗上如圖3的綠色,
又似乎變成與底搶色。
另外這個logo還有一個潛在的問題,
就是太寬...以致於放到名片實在太擠。
Logo太寬...那就壓小一點吧,
所以得到如圖4的第3版,
但這個版本仍然沒有辦法解釋彩虹漸層(還賽得克.巴萊呢~)。
![]() |
圖4 致用logo第3版 |
「金木水火土」對應「白藍黑紅黃」,
而且在水土保持中,
本來就有「木、水、土」三項,
而「金」的部分可以延伸解釋為「試驗設備」或「量測儀器」,
「火」可解釋為「電」,
甚至延伸成「資訊」,
這樣就完全和致用的專業及工作目標相結合了,
因此將logo改成圖5。
![]() |
圖5 致用logo第4版 |
在圖5中,
包含了五行元素、「共好 專業 分享」的期望、生態工程為導向的綠色區塊,
以及「DiYong」清爽的字體,
這個logo就十分符合蛙蛙對致用的期許,
而蛙蛙本身也非常滿意,
致用的logo就此定案。
以後會不會修改,
應該會吧...也許到時候有一些新的元素加入喔~
蛙蛙
20111026凌晨在台南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